学名(拉丁名) | Xanthopappus |
中文名 | 黄缨菊属 |
命名人 | C. Winkl. |
中文科名 | 菊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omposit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Xanthopappus |
中文名 | 黄缨菊属 |
中文科名 | 菊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omposit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Xanthopappus |
中文名 | 黄缨菊属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Aster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Xanthopappus |
中文名 | 黄缨菊属 |
中文科名 | 菊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Asteraceae |
多年生莲座状草本,植株无茎。根茎短圆柱状,粗达2厘米,密具褐色、长纤维状撕裂的叶鞘残基;主根垂直,延长,粗达2.5毫米,具少数粗壮的侧根。叶全部基生,呈莲座状,叶片狭椭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,长10-30厘米,宽3-9厘米,中脉宽达5毫米,在表面凹入,在背面凸起,羽状深裂,顶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,侧裂片6-11对,上部和中部侧裂片狭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下部侧裂片卵状三角形或三角形,中部裂片最大,长2-5厘米,宽1-2.5厘米,两端裂片渐小,全部裂片近革质,坚硬,表面绿色,无毛,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毛,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齿,齿端有长达8毫米的针刺,叶脉明显;叶柄长达10厘米,上面为宽沟,多纵棱,下面隆起,密被灰白色蛛丝状毛,基部扩大成宽鞘。头状花序大,多数密聚于茎基顶而呈团球状,有多数同型小花;花序梗粗壮,长3-6厘米,粗达6毫米,有时极短;总苞宽钟形,径4-6厘米;总苞片多层,覆瓦状排列,外层狭披针形,长1.5-2.5厘米,硬革质,中层披针状条形,长3-3.5厘米,硬革质,内层线形,长4-4.5厘米,硬膜质,全部总苞片先端渐尖成硬尖刺,背面被微糙毛,在开花期外层和中层开展且先端外弯;花序托平,密具托毛。小花全部两性,结实,花冠黄色,管状,长2.8-3.6厘米,冠檐稍扩大,有5个线形的深裂片,冠管纤细,长1.5-2.5厘米;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形,花丝分离,无毛;花柱分枝极短,先端平截,基部有毛环。瘦果狭倒卵形,压扁,稍偏斜,长6-8毫米,宽3-4毫米,先端有平展而全缘的果缘,基底着生面平或略偏斜,具数条细脉纹;冠毛多层,淡黄色或棕黄色,糙毛状,近等长,稍短于花冠,先端渐细,基部连合成环,整体脱落。我国特有的单种属。云南有分布。
156.黄缨菊属——Xanthopappus C. Winkl.
C. Winkl. in Act. Hort. Petrop. 13: 10, 1894.
多年生无茎草本。叶基生,莲座状,羽状分裂。头状花序大,同型,多数集生于茎基顶端,花序梗长或有极短的花序梗。总苞宽钟状。总苞片多层,覆瓦状排列,多数,中外层苞片质地坚硬,硬革质,向上渐尖成硬针刺,最内层苞片硬膜质。花托平,有稠密的托毛。全部小花两性,管状,黄色,顶端5齿裂。花药基部附属物箭形。花丝分离,无毛。花柱分枝极短,顶端截形,基部有毛环。瘦果偏斜倒卵形,顶端有果缘,果缘平展,边缘无锯齿,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。冠毛多层,冠毛刚毛等长,糙毛状,顶端渐细,基部连合成环,整体脱落。
我国特有属,1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