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Maytenus berberoides |
中文名 | 小檗美登木 |
命名人 | (W. W. Smith) S. J. Pei et Y. H. Li |
中文科名 | 卫矛科 |
拉丁属名 | Mayten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Celastraceae |
中文属名 | 美登木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Maytenus berberoides |
中文名 | 檗状美登木 |
中文科名 | 卫矛科 |
拉丁属名 | Mayten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Celastraceae |
中文属名 | 美登木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Maytenus berberoides |
中文名 | 小檗美登木 |
中文科名 | 卫矛科 |
拉丁属名 | Mayten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Celastraceae |
中文属名 | 美登木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Maytenus berberoides |
发表年份 | 1981(年) |
拉丁属名 | Mayten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Celastraceae |
学名 | 状态 | 来源 | 命名人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Maytenus berberoides | 异名 | The Plant List | (W.W. Sm.) S.J. Pei & Y.H. Li | Gymnosporia berberoides |
Maytenus berberoides | 接受名 | 云南植物志 | ||
Maytenus berberoides | 接受名 | 中国植物志 |
灌木,高1-2米。小枝粗壮,干时紫黑色,先端成粗的刺尖,节上多粗短刺,幼时密被棕红色极短刚毛状腺毛,老枝渐光滑。叶片近革质,近圆形或倒卵形,长1-5厘米,宽1.5-4厘米,先端宽圆形,常有浅凹缺或钝尖,基部楔形或窄楔形,边缘有极浅锯齿,中脉基部有极短毛,上面深绿色,稍具光泽,下面色浅,侧脉4-7对,较纤细,密集,在两面隆起,小脉网均疏而明显;叶柄长2-4毫米。聚伞圆锥花序生于枝刺上或枝刺基部短枝上,总花梗纤细,长1-3厘米,1-2次三出分枝,花梗长5-7毫米,每序3-5花或稍多;花黄白色,直径约8毫米;花萼边缘具腺状纤毛;花瓣长3-4毫米;雄蕊着生花盘之下;子房圆锥形,具粗短花柱,柱头微3裂。蒴果倒三角圆锥形,长1-1.2厘米,红棕色,着生于较细长的梗上,总梗长12-15毫米,分枝短3-5毫米,果梗长6-8毫米,稍增粗,花萼宿存但不增大;种子深棕色,长约5毫米,基部有淡白色短小假种皮。
产丽江、鹤庆、洱源(邓川)、宾川等地;生于海拔约2200-3000米的山地砂石灌丛中。四川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丽江。
2.小檗美登木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檗状美登木(云南植物研究)图版29: 3-5
Maytenus berberoides (W. W. Smith) S. J. Pei et Y. H. Li, 云南植物研究3 (2): 239. 1981; C. Y. Cheng,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2: 264. 图8841. 1983. ——Cymnosporia berberoides W. W. Smith in Not. Roy. Bot. Gard. Edinb. 10: 38. 1917.
多刺灌木,高1-2米;小枝粗壮刺状,长1-5厘米,先端尖锐,或有时为假顶生的侧生刺代替,节上多有粗短刺,幼枝及叶柄均被极短密毛,老时渐脱落,部分残存。叶厚纸质或革质,阔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1.2-5厘米,最宽处1.5-3厘米,先端圆阔,有时浅内凹,基部楔形,边缘具极浅锐锯齿或近全缘,中脉在近叶柄处被毛,侧脉4-7对,极细,与小脉结网,在叶面稍明显,在叶背显著;叶柄长3-8毫米。聚伞花序,花疏散,花序1至数个生于刺状枝的短刺腋部,2-4次分枝,单歧或第一次二歧,以后单歧分枝,花序梗细长,长1-2厘米,小花梗细长,长5-8毫米;苞片窄卵形或披针形,长1毫米以下;花白绿色,直径5-8毫米;花萼具5片三角卵形或长方卵形萼片;花瓣长方形或窄长卵形;花盘扁,微5裂;雄蕊着生花盘外侧边缘上,花丝长1.5毫米,基部稍宽;子房有粗短花柱,柱头3浅裂。蒴果倒锥状,长1-1.2厘米;3裂,果序梗细长,长1-3厘米,小果梗长5-10毫米;种子椭圆状,基部有白色托状或不整齐2裂的泡状假种皮。
产于云南(丽江、鹤庆、邓川、宾川)和四川(木里)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