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枝反折如之字形并极分枝。叶假双生,大小不相等,大叶片长8—16厘米,宽4—6厘米;小叶片长3.5—8.5厘米,宽2-4厘米,两面特别在脉上被微柔毛。花序具4-7花,萼齿较原变种明显,多数在边缘截形,全缘;花冠白色,裂片尖端略紫或全为紫色。
见于景洪、勐腊、麻栗坡、临沧、盈江等地海拔750-1200米的山箐、溪边及林下荫湿地。印度也有分布。
小枝反折如之字形,并极分歧。叶假双生,二型,大叶片长8-16厘米,宽4-6厘米;小叶片长3.5-8.5厘米,宽2-4厘米,两面特别在脉上被极小的尖毛。花序具4-7花;萼齿较截萼红丝线明显。多数在边缘截形,全缘。花冠白色,裂片尖端略紫或全为紫色。
产云南、广西。见于山箐、溪边及林下阴湿地,海拔750-1200米。印度也有。
本变种与原描述略有不同,即原描述花为白色,萼齿较明显,但我国云南,广西的标本,花有时为紫色,萼齿明显或不明显。
8b.疏齿红丝线(变种)var. remotidens Bitter in Abh. Naturw. Ver. Bremen 25: 479. 191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