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中文名 | 落地生根属 |
命名人 | Salisb. |
中文科名 | 景天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中文名 | 落地生根属 |
中文科名 | 景天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中文名 | 落地生根属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中文名 | 落地生根属 |
中文科名 | 景天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Bryophyllum |
发表年份 | 1805(年)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Crassulaceae |
多年生肉质草本,或为半灌木、灌木。茎通常直立,肉质,无毛。叶对生或3枚轮生,单叶,具齿至羽状分裂,或为羽状复叶。花多数排列成顶生圆锥花序,分枝对生。花大,颜色鲜艳,常下垂,4基数;花萼合生成钟状或圆筒形,萼齿4,通常卵形,比萼管短,镊合状排列;花冠合生成钟状或管状,裂片4,比冠管短;雄蕊8,2轮排列,着生于花冠管基部或下部,花丝线形,与花冠管近等长;心皮4,基部分离或合生,直立,有长花柱;鳞片4,半圆形、正方形至线形,全缘或先端微缺。果为蓇葖果,具多数小的种子。约20种,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,其中1种遍布于全球的热带地区。我国有1种。云南亦产。
2.落地生根属——Bryophyllum Salisb.
Salisb. Parad. London pl. 3. 1805, Benth. et Hk. f. Gen. Pl. 1: 658. 1865; Berger in Engl. et Prantl, Nat. Pflanzenfam. 2. Aufl. 18a: 408. 1930.
肉质草本,半灌木或灌木,茎常直立。叶对生或三叶轮生,单叶,有浅裂或羽状分裂,或为羽状复叶。花大形,常下垂,颜色鲜艳;花为4基数,萼片常合生成钟状或圆柱形,或有时为基部稍膨大的萼管;花冠与萼同长,合生,在心皮上常紧缩,花冠裂片4,较管部为短,稀较长的;雄蕊着生在花冠管基部或中部以下,花丝与花冠管同长;鳞片半圆形、正方形或线形,全缘或有微缺;心皮常有较长的花柱。
全属约20种,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,内有1种遍布全球热带各地。我国有1种。
模式种:落地生根 Bryophyllum calycinum Salisb. 即Bryophyllum pinnatum (L. f. ) Oke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