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硬小灌木,高0.3—1米;树干皮灰褐色,条状剥落;枝条常伏地,红褐色,略被微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纸质,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有时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0.7—1.5厘米,宽0.3—0.5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反卷且波状,叶面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,侧脉每边3—4条,与中脉在上面凹陷,在下面突起;叶柄长约1毫米,无毛。总花梗长2—5毫米;苞片倒披针形、披针形至长圆形或近卵形,超出萼筒很多,小苞片联合成杯形,通常与子房近等长,无毛;相邻2萼筒合生至近顶部,长约2毫米,萼齿微小,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,先端钝,长约1毫米,与萼筒均无毛;花冠白色或粉红色,筒状钟形,长6—8毫米,宽2.5—3毫米,外面无毛,内面有柔毛,裂片5,几相等,长为冠筒1/3—1/2;雄蕊5,内藏;花柱长为冠筒之半,无毛。果椭圆形,直径约6毫米,桔红色;种子淡褐色,压扁状长圆形,长约4毫米。花期6—8月,果期9—10月。
产贡山、德钦、中甸、维西、丽江、鹤庆、大理,生于桦木林内、灌丛中或河谷石滩地,海拔2700—4150米;分布于西藏南部至东部、四川西南部。阿富汗至锡金—带也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