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Vetiveria |
中文名 | 香根草属 |
命名人 | Bory |
中文科名 | 禾本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Gramin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Vetiveria |
中文名 | 香根草属 |
中文科名 | 禾本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Poaceae |
多年生草本,有粗壮的根茎。叶坚硬,下部多少对折而成脊。圆锥花序单生,由多数近轮生的总状花序所组成,成熟时,穗轴节间易逐节断落;小穗孪生,1有柄,1无柄,有柄者雄性,无柄者两性,花序顶部常具3小穗,其中两个小穗有柄;无柄小穗两侧压扁,含2小花;第一小花退化仅存外稃;第二小花两性;第一颖革质至纸质,边缘稍内折,无芒,背部圆形,有小瘤刺;第二颖无芒或有短芒;第二外稃膜质,有2齿,齿间有芒或芒退化;内稃微小。颖果长圆形。约10种,产世界热带地区。常生于泛水平原、湖泊或河岸边。云南引种栽培1种。
21. 香根草属 Vetiveria Bory
Bory in Lem. -Lisanc. in Bull. Soc. Philom. Paris 1822: 43. 1822; Clayton et Renvoize, Gen. Gram. 342. 1986.
多年生草本,具粗壮根状茎及含有香精油之须根。秆高大粗壮。叶鞘多少压扁成脊;叶舌短;叶片线形,质地硬,对折而背部具脊。圆锥花序大型顶生,由多数轮生的细长总状花序所组成;小穗孪生,一无柄,一具柄,成熟后的总状花序轴节间逐节断落;无柄小穗两性,稍两侧压扁;颖片近革质,边缘稍内折,具3-5脉,第一小花仅具有2脉之膜质外稃;第二小花两性,外稃透明膜质,顶端2裂或全缘,芒自裂齿间伸出或仅具小尖头;内稃稍短于外稃;鳞被2枚;雄蕊3枚;柱头帚刷状,自小穗两侧伸出。有柄小穗背部扁平,第一小花仅具外稃,第二小花雄性。染色体小型,x=10。
约10种,分布于东半球热带。我国有1种。
是本科中唯有以须根提取精油之原料植物。
属名模式:香根草 V. odoratissima Bory=V. zizanioides (Linn.) Nash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