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|
中文名 | 披针叶杜英 |
命名人 | Roxb. |
中文科名 | 杜英科 |
拉丁属名 | Elaeocarp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Elaeocarpaceae |
中文属名 | 杜英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|
中文名 | 披针叶杜英 |
中文科名 | 杜英科 |
拉丁属名 | Elaeocarp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Elaeocarpaceae |
中文属名 | 杜英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|
中文名 | 披针叶杜英 |
中文科名 | 杜英科 |
拉丁属名 | Elaeocarpus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Elaeocarpaceae |
中文属名 | 杜英属 |
乔木,高达10米。二年生枝被淡黄白色皮孔,嫩枝光滑无毛,有纵条纹,顶芽有黄褐色绒毛。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、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急尖或宽楔形,下延,边缘有浅钝齿,长9.5—15厘米,宽3.5—4.5厘米,两面光滑无毛;侧脉7—8,纤细,弯曲上升,近边缘网结,上面平或稍凸出,下面隆起,中脉上面平,下面显著隆起,网脉较疏,两面隐约可见;叶柄长1—2厘米,常为1.5厘米,无毛,上面平,背面圆形,先端膨大或不膨大。核果椭球形,基部可见宿存腺体5,长3—4厘米,直径2厘米,外果皮无光泽,内果皮具美观的雕纹,1室;果梗长5毫米,近无毛。
产贡山、腾冲、凤庆、景东、沧源、龙陵、屏边、文山、西畴、麻栗坡、马关、广南,生海拔1200—2400米的山坡、沟谷常绿阔叶林中;广西、广东、福建有分布。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、印度、缅甸、爪哇也有。
38.披针叶杜英(新拟)
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Roxb. Hort. Beng. 42. 1814. nom. nud., et Fl. Ind. 2: 598. 1832; Mast. in Hook. f. Fl. Brit. Ind. 1: 402. 1874.
乔木,高20米,树皮灰黑色,顶芽有灰色柔毛;嫩枝有微毛,很快变秃净,干后黑褐色。叶薄革质,披针形或倒披针形,长9-14厘米,宽3-4厘米,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尾部长1.5-2毫米,基部楔形,多少下延,上面干后暗褐色,不发亮、下面淡褐色,无毛,侧脉10-11对,在上面明显,在下面突起,网脉在上下两面均能见,边缘有明显钝齿;叶柄长1.5-2.5厘米,多少有微毛,上部肿大,干后黑色。总状花序长7-10厘米,生于无叶的去年老枝上,花序轴有毛;花柄长6-7毫米;萼片5片,披针形;花瓣比萼片稍短,边缘有睫毛;雄蕊15枚,花药顶端无附属物;花盘有腺体5个,每个2裂,被毛;子房被毛,3室,有时2室。核果卵圆形,长3-3.5厘米,宽2.5厘米,内果皮坚骨质,表面多沟纹,1室,种子长2厘米。花期6-7月。
产于云南西北部。生长于海拔2300-2600米的山坡上。喜马拉雅东南麓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锡金。
本种和杜英E. decipiens Hemsl. 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叶革质,叶柄较短,萼片有毛,雄蕊较多,核果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