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中文名 | 尖头花属 |
命名人 | Benth. |
中文科名 | 唇形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biat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中文名 | 尖头花属 |
中文科名 | 唇形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biat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m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中文名 | 尖头花属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m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中文名 | 尖头花属 |
中文科名 | 唇形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m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中文名 | 尖头花属 |
中文科名 | 唇形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m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Acrocephalus |
发表年份 | 1829(年)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Lamiaceae |
一年生草本。轮伞花序通常组成顶生密集的圆球形或圆柱形的头状花序,个别种腋生而无梗;苞片多数,覆瓦状排列,常有2—4枚具有色泽与叶相似的苞片;花细小,天蓝色或淡紫色,稀白色;花萼卵形,在果时伸长为管状,基部囊状增大,先端二唇形,上唇全缘或具齿,下唇全缘,微凹或具4齿,喉部无毛;花冠管短,在喉部增大,近二唇形,上唇短4裂,裂片近相等,或中间2裂片靠合,下唇全缘,稍长于上唇裂片,有时各裂片近等大;雄蕊4,下倾,花丝分离;花盘在前面指状膨大;花柱先端2浅裂。小坚果卵珠形或长圆形,光滑。本属约5—6种,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越南东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。我国只有1种分布于云南南部及广东。原列入本属的许多热带非洲至马达加斯加的种,根据晚近有关专著已分为许多独立属。
94.尖头花属——Acrocephalus Benth.
Bcnth. in Bot. Reg. sub t. 1300. 1830; in Benth. et Hook. f. Gen. Pl. 2: 1173. 1876; Briq. in Engl. u. Prantl, Nat. Pflanzenfam. 4, 3a: 365. 1897.
一年生、稍坚壮草本。叶具短柄,边缘具齿。轮伞花序通常组成顶生圆球形或偶有密集圆柱形的头状花序,个别种由轮伞花序密集成的头状花序不为顶生,而腋生于茎叶腋内且无梗;苞叶2或4,具色泽,苞片多数,覆瓦状排列,明显,稀细小。花小,具梗。花萼花时卵珠形,果时伸长,管状,基部囊状增大,喉部略收缩,二唇形,上唇全缘或具齿,下唇全缘,微凹或具4齿,喉部无毛。花冠浅蓝或淡紫色,稀白色,冠筒短,喉部扩大,冠檐近二唇形,上唇短4裂,裂片近相等,或较高的2裂片靠合,下唇全缘,稍长于上唇,有时冠檐各裂片近于等长。雄蕊4,下倾,花丝分离,无齿状附属器,插生于花冠喉部,花药卵圆形。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卵珠形或长圆形,光滑。
约5-6种,分布于印度,缅甸,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。我国有1种,产于云南南部、贵州东南部及广东。原列入本属的许多热带非洲及马达加斯加的种,根据Morton in Hutch. et Dalz. El. W. Trop. Afr.(1963)的专著已分为许多独立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