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中文科名 | 木兰科 |
拉丁属名 | Parakmeria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中文属名 | 拟单性木兰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中文科名 | 木兰科 |
拉丁属名 | Parakmeria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中文属名 | 拟单性木兰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中文科名 | 木兰科 |
类型 |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中文科名 | 木兰科 |
类型 |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拉丁属名 | Parakmeria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中文名 | 云南拟单性木兰 |
中文科名 | 木兰科 |
拉丁属名 | Parakmeria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中文属名 | 拟单性木兰属 |
学名(拉丁名) | Parakmeria yunnanensis |
发表年份 | 1951(年) |
拉丁属名 | Parakmeria |
类型 | species |
拉丁科名 | Magnoliaceae |
学名 | 状态 | 来源 | 命名人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Parakmeria yunnanensis | 异名 | The Plant List | Hu | Magnolia yunnanensis |
Parakmeria yunnanensis | 接受名 | 云南植物志 | ||
Parakmeria yunnanensis | 接受名 | 云南生物物种名录(2016版) | ||
Parakmeria yunnanensis | 接受名 | 中国植物志 | ||
Parakmeria yunnanensis | 接受名 | Flora of China |
常绿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50厘米。树皮灰白色,光滑不裂。叶片薄革质,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6.5-15(20)厘米,宽2-5厘米,先端短渐尖或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嫩叶紫红色,侧脉每边7-15条,两面网脉明显;叶柄长1-2.5厘米。花雄花两性花异株,芳香;雄花:花被片12,4轮,外轮红色,倒卵形,长约4厘米,宽约2厘米,内3轮白色,肉质,狭倒卵状匙形,长3-3.5厘米,基部渐狭成爪状;雄蕊约30枚,长约2.5厘米,花药长约1.5厘米,药隔伸出1毫米的短尖,花丝长约10毫米,红色,花托顶端圆;两性花:花被片与雄花同而雄蕊极少,雌蕊群卵圆形,绿色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,长约6厘米,蓇葖菱形,熟时背缝开裂;种子扁,长6-7毫米,宽约1厘米,外种皮红色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产屏边、金平、西畴、麻栗坡;生于海拔1200-1500米的山谷密林中。广西也有。模式标本采自麻栗坡。
3. 云南拟单性木兰(中国树木志) 云南拟克林丽木、黑心绿豆(云南) 图版36
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 in Acta Phytotax. Sin. 1: 2. 1951; 中国树木志1: 472-473. 1983.
常绿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50厘米,树皮灰白色,光滑不裂。叶薄革质,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、长6.5-15 (20)厘米,宽2-5厘米,先端短渐尖或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嫩叶紫红色,侧脉每边7-15条,两面网脉明显,叶柄长1-2.5厘米。花雄花两性花异株,芳香;雄花:花被片12,4轮,外轮红色,倒卵形,长约4厘米,宽约2厘米,内3轮白色,肉质,狭倒卵状匙形,长3-3.5厘米,基部渐狭成爪状;雄蕊约30枚,长约2.5厘米,花药长约1.5厘米,药隔伸出1毫米的短尖。花丝长约10毫米,红色,花托顶端圆;两性花:花被片与雄花同而雄蕊极少,雌蕊群卵圆形,绿色,聚合果长圆状卵圆形,长约6厘米,蓇葖菱形,熟时背缝开裂;种子扁,长6-7毫米,宽约1厘米,外种皮红色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产于云南(屏边、金平、西畴、麻栗坡)、广西。生于海拔1 200-1 500米的山谷密林中。模式标本采自麻栗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