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中文名 | 沙针属 |
命名人 | L. |
中文科名 | 檀香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中文名 | 沙针属 |
中文科名 | 檀香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中文名 | 沙针属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中文名 | 沙针属 |
中文科名 | 檀香科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学名(拉丁名) | Osyris |
发表年份 | 1753(年) |
类型 | genus |
拉丁科名 | Santalaceae |
1 | 果梨形,有明显的柄;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。 | 滇沙针 Osyris wightiana var. stipitata |
1 | 果近球形,近无柄。 (2) | |
2 | 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,长2.5-6厘米,宽0.6-2厘米。 | 沙针(原变种) Osyris wightiana var. wightiana |
2 | 叶近圆形至阔倒卵形,长1.2-1.5厘米,宽0.9-1厘米。 | 豆瓣香树 Osyris wightiana var. rotundifolia |
灌木,小枝广展,有棱纹,常绿。叶互生。花小,杂性,腋生、单生或为聚伞花序;花被管在雄花中的实心,在雌花中的与子房合生,花萼裂片3—4枚,三角形;雄蕊3—5枚,着生处有束毛;花盘近肉质,三角状,介于雄蕊间;子房下位,1室,有胚珠2—4颗,柱头3—4裂;浆果状核果,球形或卵状,熟时桔红色。约6—7种,大部分产地中海至北非;1种产印度、缅甸、泰国至我国西南部及广西。沙针(Osyris wightiana)与广泛分布在地中海地区的白花沙针(Osyris alba)形成明显的洲际间断分布。
4.沙针属——Osyris L.
L. Sp. Pl. 1022. 1753.
灌木或小乔木;枝常呈三棱形。叶互生,颇密集,通常为薄革质,具羽状脉。花腋生,两性或单性,雄花集成聚伞花序,两性花或雌花通常单生;苞片和小苞片在雄花序上的早落。两性花:花被管大部与子房贴生,离生部分3(-4)裂;花被裂片三角形或卵形,内面有一撮疏毛;雄蕊3(-4)枚,短小,着生于花被裂片基部,花药卵形,花药室离生,平行纵裂;花盘近平坦,边缘湾缺;子房下位,1室,花柱锥尖状,柱头3(-4)裂;胚珠2-4枚;雌花:雄蕊略长,子房退化。核果顶端通常冠以花被残痕或仅留花盘的痕迹,外果皮肉质,内果皮脆骨质;种子球形。
约5-6种,产于欧洲(地中海地区),非洲和亚洲(南部和东南部)。我国产1种和2变种。
模式种:欧沙针Osyris alba L.